技术专区 > 专家
宋兴安
发布时间:2013/9/4 11:38:21

宋兴安


工作单位:秦皇岛菽福纳豆食品有限公司

专业方向:纳豆及纳豆加工食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职务:研发部长,兼首席科学家


个人经历:

秦皇岛菽福纳豆食品有限公司 / 研发部长,兼首席科学家(2010.8~现在)

(一) 纳豆及纳豆加工食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二) 纳豆激酶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三) 纳豆功能性食品开发。

日本富尔玛株式会社(PFI):驻北京代表处,技术总监(2011.1~2012.2)

日本富尔玛株式会社(PFI)是日本最著名的生物制药高科技企业,日本上市公司(东京证券市场Mothers,证券代码2929)。在生物制药及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方面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北美、日本、韩国及台湾。从2011 年月开始在日本富尔玛株式会社(PFI)工作,主要负责新资源食品以及以下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一) 蛋黄多肽(Bonepep,一种具有骨骼保健功能的新资源食品原料)的开发、生产、品控

及中国市场开拓。

(二) GABA(PharmaGABA,一种具有缓解精神压力,降血压,改善睡眠等功能的新资源食品原

料)的开发、生产、品控及中国市场开拓。

(三) 蛋清多肽(Runpep, 一种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功能的食品原料)的开发、生产、

品控及中国市场开拓。正在申报新资源食品。

(四) 蛋黄抗体(IgY,一类由鸡蛋中提取出来的含有高抗体活性的生物制药原料。分类有抗流感抗体、浅表性胃炎抗体、抗牙周炎抗体等)的开发、生产、品控及中国市场开拓。正在申报新资源食品。株式会社关门海:首席科学家,研发总监(2003.1~2010.12)

(一)河豚鱼安全食用保障体系的构建

中国食品卫生法禁止食用河豚鱼,在日本虽然允许流通食用,但是也有许多法规和条列限制着。中国完全禁止,日本有条件食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河豚鱼含有剧毒,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食品中毒事件发生,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近年来,由于野生河豚鱼资源的枯竭,养殖河豚鱼逐渐成为主要资源。养殖河豚鱼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在于河豚毒素的问题,还有违禁药物的残留等新的问题。我供职的株式会社关门海,是日本国内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河豚鱼专业餐饮联锁上市企业(东京证券市场Mothers,证券代码 3372)。目前日本国内养殖的河豚鱼的大约20%以及中国国内养殖的红鳍东方豚的大约30%的都由本公司消费使用。因此,如何保证养殖河豚鱼原料的安全性,成为公司最大的课题之一。自2003 年1 月进入该公司就职后,组建了研究开发部门,并作为研发总监,重点着手开展针对河豚鱼安全体系的一些列研究开发活动,构建了一整套河豚鱼安全食用保障体系。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构建了一整套从河豚鱼的苗种生产、成鱼养殖、去毒及冷冻加工·储藏、店铺运营等每一个环节上都切实可行的河豚鱼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将关门海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的河豚鱼料理连锁企业在河豚鱼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风险降到最低点,实现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100%的食品安全环境的最高目标。核心成果包括:

(1)河豚鱼健康种苗生产技术;

(2)河豚鱼无毒化养殖技术;

(3)河豚鱼无毒化加工技术;

(4)河豚鱼高品质冷冻及解冻加工技术;

(5)河豚鱼药物残留检测技术;

(6)养殖河豚鱼追溯管理方法及养殖简历体系的建立;

(7)河豚鱼餐饮连锁店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

研发部门的一系列成果逐步被应用到企业运营上,使企业获得强大的竞争力,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并于2005 年6月成功上市(东京证券市场Mothers,证券代码 3372)。

(二)海洋功能性食品及化妆品原料的开发

(1)河豚鱼胶元蛋白肽:利用河豚鱼皮等废弃难于利用资源开发了河豚鱼胶元蛋白及离子结合型多肽的生产技术及原料产品。目前两种产品已经分别被日本国内一家著名化妆品企业和一家功能性食品企业正式采用,这添补了海洋性胶元蛋白产品中的一项空白。我开发的河豚鱼鱼皮由来的离子结合型蛋白肽,于同类其他产品相比较,具有溶解性好、无异味、不易氧化、易渗透易吸收等特点,用户评价非常好。

(2)河豚鱼米糠发酵食品:红鳍东方豚的米糠发酵食品在日本尚属首创。从该发酵食品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抗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作用的蛋白肽,目前提取物已经被一家功能性食品企业采用进行产品化。

(3)鱿鱼墨汁发酵产品:鱿鱼墨汁是日本冲绳地区民间传统食品,用于解酒保肝等作用。最近发现鱿鱼墨汁中还含有抗癌活性成分。我开发的鱿鱼墨汁发酵处理技术,将鱿鱼墨汁中分子量较大难于吸收消化的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及粘多糖成分转化成小子量的多肽及糖链,抗癌效果和保肝效果得到提高。

(三)河豚鱼养殖关联技术及产品开发

(1)完全循环水工厂化河豚鱼养殖技术的开发该项技术与2004 年被与应用于公司直属的三重县南岛町陆上循环式河豚鱼养殖场,成为世界首例无排放,无投药,全封闭式河豚鱼陆地养殖,创单位水体(立方米)产量55KG的河豚鱼养殖最高记录。

(2)最小构成人工海水的开发该项技术解决了河豚鱼养殖必须依赖天然海水的被动局面,今后即使在没有天然海水的内陆地区也可以完全没有问题地开展河豚鱼养殖。此项技术已经申报日本国家专利,同时技术本身已经应用于河豚鱼的活鱼运输车船及各地活鱼暂养水箱中。

(3)功能型发酵饲料的开发一种具有提高养殖河豚鱼免疫力和生长性,同时能够改善肝机能及缓解压力的功能型饲料添加剂。该项产品已经应用于公司直属的长崎县对马岛海上河豚鱼养殖场和三重县熊野滩海上河豚鱼养殖场。

(4)水产养殖用水质改善微生物制剂的开发该产品已经应用于日本工厂化水产养殖行业以及中国北方河豚鱼养殖越冬设施。该微生物制剂有效改善了养殖水环境质量,使河豚鱼养殖生产风险显著降低,改善了经济效益。

(5)养殖鱼健康诊断方法开发

2、通过分析血液成分来对养殖河豚鱼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和预测,并提出具体的改善和预防方案。此项技术已经申报日本国家专利。

(四)其他方面的研究开发

(1)高压静电场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技术开发;

(2)超声波及高压静电场在食品熟成中的应用技术开发;

(3)纳米级气泡在食品加工及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技术开发;

(4)无鱼粉全价河豚鱼饲料的开发;

(5)纳豆生产技术,高活性纳豆激酶提取技术,及抗脑血栓产品的开发;

(6)海参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的开发;

(7)发酵水产品多肽提取物的抗高血压产品的开发;

(8)三文鱼头部软骨粘多糖素材提取技术及免疫赋活产品开发;

(9)其他海洋水产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日网株式会社:博士后研究员,项目负责人(2000.4--2002.12)

2000 年4 月博士课程结束后,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受聘于日本公司[日网株式会社],主要从事以发酵大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制药和健康食品新型素材的开发研究。日网株式会社是著名上市公司(东京证券市场1 部,证券代码8091),在水产品及海洋食品领域实力雄厚。我主持开展的研究开发项目中,应用微生物多重发酵工程等特殊生物技术研制出来的苷元型高生物活性大豆异黄酮,作为抗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骨质酥松·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药物素材(AglyMax)以及末端产品(Isolacon及LifeMax),

2002年开始热销与日本和欧美等地。另一项有关增强生体免疫力的研究成果也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Imusoy)也已经投放市场。博士后研究员的近三年里,先后与三个专业的日本领军型专家开展合作功能性食品方面的合作研究。这一段的经历除了使自己熟悉了在研究和开发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时所必须经历的一系列程序和步骤,同时也在日本国内该领域里广泛地建立了各种关系。

 其中2000年度(2000.4--2001.3): 与世界著名营养预防医学专家、WHO 循环器疾患预防国际共同研究中心主任家森幸男(Y. Yamori)教授进行合作研究,以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等手段解明了大豆异黄酮在降低高血压方面的作用机理,研究成果陆续在许多国际及日本国内的学会以及学术刊物上发表。2001年度(2001.4—2002.3): 与日本著名微生物学专家、国立奈良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生物技术研究科细胞机能学研究室谷吉树(Y. Tani)教授进行合作,从事乳酸菌及霉菌单独及复合培养中生物活性成分生成机理的研究。

 2002 年4月至12 月: 与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专家本庶佑(T. Honjo)教授合作,利用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最先进的设备条件进行合作,针对高生物活性大豆异黄酮以及乳酸菌的肠管粘膜免疫赋活作用的机理可开展分子免疫学研究。


主要业绩:

1、在日网株式会社,参与开发出高生物活性的大豆异黄酮产品(AglyMax),以及大豆乳酸菌发酵产品(ImuSoy)。此两类产品已经畅销日本及欧美地区。

2、在株式会社关门海,组建并运营食品研发部门,确立了河豚鱼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该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上市提供技术保障。开发了河豚系列食品及化妆品原料。

3、在富尔玛株式会社,参与多种发酵类新资源食品开发,推进了其中两款产品伽玛氨基丁酸(GABA)及水解蛋黄粉(BONEPEP)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营销。

4、成功引进日本正宗纳豆生产技术。自主开发了纳豆生产专用设备,为纳豆在中国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专为特长:

1、纳豆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

2、大豆发酵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相关分类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    电话:63313712
邮  编:100036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103    E-mail:china_sbpa@126.com
电  话:010-68538677  68510211  53347336    传  真:010-68538677
版权所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11010801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