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热点聚焦
我国大豆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
发布时间:2013/10/9 15:01:28

第一部分我国大豆食品行业总体现状

一、原料大豆的使用
  在我国,大豆主要被应用于四个方面:(1)榨油消费;(2)食品工业用;(3)种子;(4)其它工业消费。
  根据我会近年来对会员企业的统计,并综合了我国居民豆类及豆制品的消费变化趋势估算,2008年至2012年,我国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分别约为:900万吨、950万吨、1000万吨、1050万吨和1100万吨。每年用于传统豆制品加工的大豆约占食品工业用的50%左右;用于直接食用的约占30%;用于其它食品加工的约占20%。
  据统计,2012年我国国产大豆产量在1280万吨左右,根据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约有80%的国产大豆用于我国的大豆食品行业。
二、行业发展现状
1.根据我会每年对规模企业(行业前50强企业)的统计,近五年我国大豆食品行业投豆量、销售额、出口额及规模企业数量的情况如下。
2008年至2012年,年总投豆量分别为:56.51万吨74.23万吨97.53万吨106.04万吨,106.00万吨。
2008年至2012年,年销售额合计分别为:67.66亿元84.83亿元102.98亿元131.95亿元,155.58亿元。
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出口额均为每年1000万美元左右,2011年出口额2036.69万美元,2012年出口额为4706.66万美元。
2008年至2012年,我国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豆制品企业分别为:17家,20家27家29家,2012年达到了38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我国大豆食品行业的投豆量迅速提升;大豆食品市场销售保持在持续稳定的增长;同时出口额不断增加;规模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2008年,在全国豆制品行品牌企业50强中,排在第50位的企业年销售额为1100万元左右,而在2012年,销售额低于7000万元的企业已进入不了50强。
2.从市场、工艺及企业等方面来看:
  (1)产品和市场情况
  现在我国大豆食品市场供应更加规范,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如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等地纷纷建立了大豆食品生产基地。
  同时,大豆食品新产品在市场上涌现出来,使得我国大豆食品行业的产品结构日趋完善: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各种豆制品,到作为原辅料提供给其它食品行业的豆粉、大豆蛋白等商用产品;从液态豆浆到固态豆浆粉;从豆腐、百页等传统生鲜食品,到利乐装豆浆、休闲豆干等即饮即食类产品,我国大豆食品的种类可谓是丰富多样。
  此外,针对高、中、低端市场的不同需求,使得行业细分化也愈加明显。如豆浆产品,涵盖了普通巴氏消毒豆浆,携带和饮用均十分方便的瓶装豆浆和自立袋豆浆,以及更加美观大方、且可以长途运输的利乐装豆浆等。即食、调味类豆制品如休闲豆腐干产品的包装逐渐多样化,近两年还出现了礼盒装豆腐干产品,而即食素肉(膨化豆制品)由于成本投入较小,并保留了大豆食品的营养价值,在农村等低端市场和在校学生中颇受欢迎。
  (2)工艺和设备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豆食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与日本等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各类豆制品生产均已实现了工业化和规模化。
  就加工工艺而言,企业在不断改进工艺的同时,运用UHT超高温灭菌、均质工艺、半干法制浆工艺等先进的技术使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
  从加工设备来看,豆制品的生产从头到洗豆、泡豆工序、点浆、凝固到最终的杀菌、包装系统,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而且各系统之间的连接也已实现了自动化,不但使豆制品生产工艺实现了流水线标准化控制,提高了豆制品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控制对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程度,并大幅度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实现了环保和节能。就在今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完全自动化的豆腐生产线成功出口到西班牙,通过该条生产线,豆腐生产从大豆浸泡直至装盒-预冷杀菌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一气呵成,无需手工参与。
  (3)企业和品牌情况
  目前,我国取得食品生产许可(QS)证的豆制品企业,从2008年的1400家左右,逐年递增,截止到2013年5月底,已达到了4069个。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豆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得到了加强,企业规模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从各地区的生产许可证企业数量来看,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数量明显大于西北部地区。
  在规模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企业自身也经历了长足发展,产能、产量、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得到了健康、稳步增长。在过去的五年里,一些企业由于发展势头非常良好,即便产能满负荷运转,产品仍然是供不应求,因此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厂房进行了新建、扩建。如祖名豆制品在扬州和安吉的新厂均已成功运营;重庆奇爽在当地梁平县建立了分公司,永和食品在牡丹江建立了原料大豆的种植基地,安徽马鞍山黄池食品新建了豆腐干和豆浆的生产基地,重庆天润新建投产了年产5万吨的豆制品生产基地,这些新的生产线和基地也都已顺利投入生产并运营。
  此外,一些颇具实力的投资者、经销商看好大豆食品市场潜力,纷纷转入豆制品行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川徽记食品、上海金丝猴纷纷进入休闲豆腐干领域,并创下佳绩;益海嘉里旗下著名品牌“金龙鱼”增加了豆浆粉产品;黑龙江北大荒也增加了豆腐、豆浆等新品种。规模企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产品定位进军大豆食品产业,使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同时有力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部分重点行业情况


   根据我国《大豆食品分类》行业标准按照终端产品把大豆食品分为14大类。现就我国市场中常见的几类大豆食品进行简单介绍。
一、豆腐等生鲜大豆食品
  在传统大豆食品中,豆腐占据了50%的消费份额,是重要的产品类别。根据我会对50强规模企业的豆腐生产量统计, 2012年规模企业用于豆腐的投豆量为23.40万吨,占总投豆量的22%,比2011年为16.72万吨增长了4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对大豆营养的逐步了解,豆腐在百姓饮食消费中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同时,规模企业豆腐的投豆量占总投豆量的22%,而我们预估豆腐在传统大豆食品中占据了50%的消费份额,这说明我国规模企业的研发和深加工能力不断加大,新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附加值也在提升,而不再局限于豆腐单一品种的生产。
  全国豆腐生产企业分布比较广泛,南方豆腐企业的发展状况优于北方。在生产豆腐的50强企业中,如祖名豆制品、上海清美、汉康、北京白玉、深圳福荫、苏州金记等企业均是或以豆腐等鲜货起家或以豆腐为主打产品,同时辐射了豆浆、豆腐干等其他类豆制品;而四川徽记、重庆天润等企业则以休闲豆腐干等起家,目前为配合当地消费者对放心豆制品及菜篮子工程的需要,增加了豆腐生产项目,扩大了企业产品品类。
  我们认为,新鲜豆制品的理想消费状态是:头天晚上生产、第二天早晨56点开始送货、下午5点基本销售一空。我们看到,优势企业的豆腐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采取本地化建厂模式来完成市场布局。今后,豆腐等水含量较大且保质期较短的产品,主要营销模式将是以中心工厂为依托,合理确定消费半径,做好物流配送,实现较长时间内的集中营销,并让产品尽量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
二、豆浆类产品
  豆浆类产品包括了豆浆和豆浆粉。在以往的发展中,豆浆的生产和消费一直在低层次徘徊,而近年来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消费信心指数下降,给豆浆的发展带来了空间和商机。特别是人们对大豆食品营养价值的不断认识,使得豆浆行业市场前景十分乐观。现在我国豆浆产品的口味越来越丰富,新产品、新包装层出不穷,不少豆浆生产企业都加大了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投入,对于豆浆而言,口感营养成为其核心的诉求。
  根据我会统计,2012年规模企业用于豆浆类产品的投豆量为20.76万吨,2011年为18.34万吨,增长了13.2%。其中:
  (1)豆浆粉类市场稳步提升。豆浆粉的投豆量2012年为13.90万吨,2011年为13.39万吨。从销售额看,永和、冰泉、维维等豆浆粉品牌的销售额增长均超过了15%以上,特别是益海嘉里的豆浆粉生产,销售额增长了近一倍,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
  (2)液态豆浆方面,目前虽然还缺乏全国品牌,仍以地方品牌为主。不过,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如祖名豆制品、马鞍山黄池食品等均纷纷上马了高品质的豆浆生产线,并已经或者即将上市,今后无论从品质和口感方面,还是开拓全国、高端市场方面,都将给行业带来巨大变化。
2012年用于液态豆浆行业的投豆量为6.86万吨,比2011年的2.86万吨增长了140%。由此可见,液态豆浆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空间亟待挖掘。未来的3—5 年将是豆浆竞争格局成型的关键期,企业需要苦练内功,从原料大豆的精选、设备和工艺的技术升级,并配合研发创新,加强豆浆的包装、品种、口感等向多元化发展,形成豆浆丰富的产品线,提高品质,并相应地扩大豆浆产品消费群体的适应性与广泛性。
三、豆腐干产品
  近几年,休闲豆腐干的产品类型和消费概念逐渐成形,大大拓宽了豆腐干的市场范围,我国豆腐干的生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我会统计,2012年,规模企业用于豆腐干类产品的投豆量为20.33万吨,2011年为18.65万吨,增长了9%
  休闲豆腐干已成为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产品之一。在我国豆制品品牌企业前50强当中,以休闲豆腐干为主的企业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其中重庆奇爽、四川徽记、上海金丝猴、重庆天润、湖南满师傅、成都香香嘴、安徽成德、四川国柱等企业均为休闲豆腐干类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
四、腐竹产品
  腐竹富含营养且口感独特,该类产品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该市场的有效监管,以及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加强,规模企业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开始增大,使得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信心大为增强。
  目前腐竹产业主要以区域形式发展,比如河南许昌、河南安阳、山西洪洞、广西桂平地区、广东江门、福建、云南等等,其中河南腐竹约占到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腐竹产品属于豆制品中的干燥类产品,由于其便于运输和保存,故销售半径大,有利于形成全国性品牌,甚至出口。因此,未来腐竹工业化生产,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大豆品种,选育、种植、开发腐竹专用大豆十分重要。此外,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也是腐竹类产品行业亟待突破的两大瓶颈。
五、膨化豆制品
  以膨化豆制品为原料、大豆素肉为产品概念的新产品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市场热点。根据我会统计,2012年我国豆制品行业50 强企业用于膨化豆制品产品的投豆量约为25.11万吨,2011年约为24.18 万吨,增长了3.8%。在某些地区,膨化豆制品已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如山东城头镇,全镇用于膨化豆制品生产的大豆使用量约35 万吨,并以合作社牵头在黑龙江省建立了20 万亩非转基因大豆原料种植基地,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第三部分发展趋势和目标

一、消费量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人均日消费大豆及其制品要达到40克才算合理,而目前才20克左右,距离目标还很远,为实现目标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5年底,大豆食品(豆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力争达到每人每年10千克,即每日人均消费大豆28克左右。其中:
  豆腐、豆浆等传统大豆食品的消费量力争达到6千克以上,即人均每日17克;新型豆类食品(如营养棒、豆乳酪等)1千克,即人均每日2.8克;直接食用及其他用于食品原料的大豆为3千克,人均每日8.6克左右。
  第二步,到2020年底,大豆食品(豆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要达到每人每年14.6千克,即每日人均消费大豆40克左右。
二、规模企业数量
  到2015年底,全国各省会城市及常住人口达到500万的城市,至少出现1个年耗用大豆1万吨以上的以鲜货大豆食品为主的规模企业。
  全国年耗用大豆1万吨以上的企业力争达到50家,其中有5家企业的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左右;龙头企业在多元化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要明确主打产品的定位,争取单品达到一定规模,以增强发展后劲。
三、产品目标
  在保证豆腐类产品消费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扩大豆浆类产品、休闲类大豆食品的消费量,引导企业多开发方便食用、口感美味、绿色有机的终端消费产品。
 四、设备发展目标
1.共性设备与个性设备的衔接配套;
2.大豆食品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结合;  
3.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4.设备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
5.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攻关和应用。


第四部分大豆食品对专用原料需求迫切


一、现状
  从源头上抓好大豆原料的质量,为企业生产高品质豆制品提供优质原料,已成为大豆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我国目前的大豆多为农户分散种植,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原料大豆质量不稳定,没有形成专用化供应,成为困扰豆制品企业的难题。
  近年来,也有部分大豆食品企业开始尝试以自主实施订单农业的方式,与原料种植地签订合约,或企业兴建自己的原料基地。但是,由于大豆食品企业对育种和种植并非专业,同时企业与种植户在合约签署、履行约定等方面无法完全做到及时、准确的沟通,因此企业在原料收购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展并不顺畅。
 二、展望
  针对目前现状,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大豆食品原料供应的专用化、可追溯,应从政策、技术、企业、农户多方面发力。
  政策上不应只粗放地鼓励农民种大豆,而是应该为研发、种植、使用有中国优势的食品专用化大豆提供政策倾斜;
  育种方面,应培育适合大豆食品企业加工所需的专用品种,如豆腐用大豆需要高含量的11S 球蛋白;豆浆用大豆应没有脂肪酶、且低亚麻酸含量;腐竹用大豆需要蛋白质、脂肪和蔗糖含量达到最佳比例;纳豆用大豆要求颗粒小、吸水性好等。
  种植方面:应引导农民分种分收,并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导和设施建设,可以合作社等形式与企业对接,形成专种专用、优质优价的合作生产机制,并实现规模化种植,最终向专业化、品牌化的道路发展。
  大豆贸易方面,大豆贸易商、经销商在大豆种植者和大豆食品企业中间起到桥梁作用,因此其对于大豆和大豆食品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收购原料时,应改变混贮混收模式,做到专业化经营。可以说,采用分种、分采、分贮、分收甚至按技术指标检测制订价格的模式,也将有利于带动、组织中小农户步入专用化种植、供应的良性发展。
  现在,大豆食品加工行业对提高原料豆品质有迫切的需要,因此,作为全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我们希望能促进大豆产区与大豆食品企业的对接,用食品的品质标准要求指导产区的生产,用产区的专用化、规模化生产为食品企业产品提供保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动共赢。




 

相关分类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    电话:63313712
邮  编:100036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103    E-mail:china_sbpa@126.com
电  话:010-68538677  68510211  53347336    传  真:010-68538677
版权所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11010801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