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强化合规建设,开创豆制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2/4/18 14:46:48
每年的3·15都会曝光一些像“免费WIFI植入恶意程序”“高速下载暗藏捆绑软件陷阱”这样的恶意坑害消费者事件,同时,比如2020年曝出的快餐店食品保存和制作不符合标准要求、2021年曝出的沃柑未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使用除菌剂,乃至今年曝出的土坑酸菜的制作全程严重不符合规范、木薯粉条制做环境卫生条件差等,由于企业的价值观不端正或对合规建设的轻视,这种“不合规”的隐患不但伤害了消费者,葬送了企业的发展前途,甚至影响到了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在一段时期内重伤了整个行业的市场信誉。

其实不仅是3·15,在大数据和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与“保护个人隐私”成为重中之重形成鲜明对比,“食品生产与监管过程的更加透明公开”也是大势所趋。所以,强化合规建设,作为进一步消除发展隐患、提升生产效益、适应新常态的必修课,将助力企业更好地打造核心竞争力,开创豆制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化合规建设

企业有这六个常见误解


作为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的管理支撑,早在2016年,任正非就在华为内部邮件中专门谈到企业的“内外合规”建设,并以“内外合规多打粮,保驾护航赢未来”这两句话,生动概括出了强化合规建设的思路和目标。然而,由于观察方式和角度的不同,不少人对合规建设仍存在一些误解。为此,我们结合对部分豆制品业者的交流,梳理出了六个关注度较高的误解,并结合相关资料作适当解析,供大家探讨。

误解一:合规建设是为了避免违法风险

解析:“合规是公司管理的刚性要求,法律遵从是我们的原则和红线。”正如任正非所说,防控违法风险只是企业强化合规建设的目的之一。事实上,企业合规考量的不仅仅是合法问题,还要考虑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国际条约与规则、企业章程制度、人才管理、运营战略等等,涵盖了从企业生存、商业伦理到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再到刑事责任的规范,是层层递进,防控各个层面风险的。

也就是说,合规建设可以囊括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领域,除了最基本的遵循国内国外国际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还包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合规、安全生产合规、标准应用合规、人权保障合规、反舞弊合规、去教条合规、第三方管理合规、环境保护合规等等,甚至连企业的合规政策的制定、合规机制的实施都要进行合规,且要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强化。规避法律风险只是合规建设的底线,创造更好的内部发展动能和外部发展环境,才是目的

误解二:合规建设不能带来收益,甚至会影响效益

解析:虽然企业合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成本,会改变旧有工作模式,对一些业务的开展暂时形成制约,并且在短时期内对企业发展效益产生一定程度的震荡,但从长期利益考量,这样的变革是十分需要的。因为,企业的合规建设虽然看似不能直接创造利润、带来收益,却能改善内部制度和流程、优化企业组织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能够确保企业成员的履职安全,维护其利益;能够提升企业信誉,拓展品牌知名度,增强业务营销能力,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等。

总之,作为企业发展和盈利的安全保障,合规建设虽然看似不能直接产生效益,有时可能因为合规要求,还要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若是不重视合规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哪怕业务发展的再好,也要付出轻则处罚,重则丢掉饭碗、甚至锒铛入狱的惨痛代价。可鉴,通过积极规避相关风险事件发生,进而减少效益损失,带来效益流入,合规建设是具有效益创造功能的,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误解三:规模企业才需要合规建设,小微企业不需要

解析:从当前情况看,在积极落实合规建设的企业中,的确很多都是具备一定体量、规模和组织架构,属于已经走上规模化发展的豆制品企业;但也不乏像“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那样,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豆制品小微企业,通过强化合规建设、提档升级,已经使这些小微企业再次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

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过度追求高速增长,而是没有做同步的合规建设,不注意防范风险,更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与化解机制;带着诸多隐患,随着这些企业的一步步壮大,经营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惨重损失。所以,在政府监管日趋严格、违规风险惩戒加码等综合因素下,其实每个企业都需要强化合规建设与经营,尤其是小微企业,从设备条件、卫生状况、风险等级等方面进行强化合规建设,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误解四:合规建设把工作变得非常繁琐,甚至会误工误事

解析:强化合规建设的目的不是穿小鞋、加紧箍咒,成为业务的障碍,而是为了更好地对内调动生产积极性、对外形成防护,建立更高效、更安全的服务保障。一些企业觉得合规建设对自己意义不大,甚至形成困扰,其实是走偏了,变成了为合规而合规;这样的“形式合规”肯定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桎梏,带来工作中的怨气,最终只得到一堆无法落地的文件,成为一种负担,是绝不可取的!

作为一种良性约束和疏通堵点、提升效率的企业管理优化措施,强化合规建设不是设置复杂的审批流程,把精力虚耗在流转单上,而是简化审批环节,突出操作规范,实现更好的提质增效。比如完善业务流程制度,减少资源浪费;优化治理架构,提升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再比如升级员工岗位职责与收益,激发生产积极性和合规意识等等,总之,强化合规建设要放得开,收得住,找准着力点,既要满足风险防控需要,又不能限制基层和分支机构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能变成个别人或部门颐指气使的工具,而应成为约束这些不良现象,激发更多工作积极性的动力支撑。

误解五:合规建设投入太大,要找专业团队才行

解析:合规建设需要学习、需要落实、需要对原有的工作模式,乃至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肯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但这些投入是有限、分批次、分阶段进行的,并且在投入这些时,是需要有相应效益回报作为考核的;如果只是投入而不计回报,这样的合规建设是不可持续的,也不是科学的合规建设。

另一方面,外部的指导只能作为参考依据而不能作为执行依据。因为,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规模不同,各自的合规体系也是不相同的。比如业务操作留痕工作,一些小微企业只需要建立台账签字卡即可,而有些规模企业则需要通过指纹认证等技术设备,才能实现方便查询与问责;再比如设立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别人最多只能提供一个框架和行业标准,具体的操作标准及流程,还需要企业自己研究确定。当然,合规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学习借鉴同行的合规经验,咨询专家意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关键还是企业自己

误解六:合规建设的对象是一线员工和管理层,老板不用

解析:合规最关键的是人的合规,也就是企业全体职工日常行为习惯和风险意识的合规,但绝不是一线员工的专利。作为企业的决策者,老板对强化合规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但要以身示范,更要在具体细节落实上从严要求,在合规理念上走到前面。

比如企业到底是“自建高规格冷链物流”还是“外部物流或低规格自有物流”,是“严格符合环保要求”还是“基本符合环保要求”,是“粗放的生产模式”还是“精细化生产模式”等等,当老板的行动和要求不断提升时,随着强化合规建设的推进,上行下效,所有人都从每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持之以恒的以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违规自然没有生成的土壤;而随着不想违规、不敢违规、不能违规等合规意识与习惯的筑起筑牢,企业运转也将在更加高效有序的合规体系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强化合规建设

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以《食品安全法》第三条、第四条明确规定的“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为代表,在食品安全监管更严更细、移动互联网技术使企业生产近乎透明的背景下,食品行业已成为“高危行业”!并且,从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合法合规势在必行!因为:

合规建设可以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核心竞争力

就豆制品来说,作为传统食品制造业,比如生产前的“原料合规”、生产中的“操作合规”、生产后的“标签合规”,乃至“财税合规”“环保合规”等等,没有合规就没有这个行业存在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再好,如果合规做不好,还会引发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追责。根据协会统计,整体上看,我国豆制品行业还是中小微企业居多,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合规竞争力相对较弱是企业的发展短板。所以,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全企业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运营规范、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等,不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更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在识变应变中实现更大发展和超越

合规建设可以为企业“避雷”,保障企业稳健发展

企业经营是马拉松长跑,不是一锤子买卖。许多企业和个人事业之所以“中道崩殂”,就是因为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企图在经营过程中游走于灰色地带所致。以去年某电商主播因涉嫌逃税而被罚款13.41亿为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不论是个人、作坊还是企业,所有商业经营活动数据都已纳入税务部门的监控之下,偷税被查只是时间早晚问题,靠税务“潜水”获得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定时炸弹,因税收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得到彻底改善。这只是税务的合规,除此之外,比如生产操作流程的合规、品质防控和应急处理的合规、供货商和经营商合作条款的合规等,未来,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通过强化合规建设,把每一天都当作3·15,时时刻刻把合规建设落到实处,实现不怕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不怕记者的暗访蹲点,是企业“避雷”,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合规建设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带来更多发展新优势

在“多元互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联动,做大市场蛋糕”已经成为发展新常态和最大共识的当下,许多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构筑合规管理长效机制、营造合规管理优质文化、发挥合规管理赋能效应等方面的勤于“磨剑”、敢于“亮剑”,已经实现了三升(效率提升、效益提升、执行力提升)三降(成本下降、出错率下降、潜在风险下降),不但实现了内部的降本增效,也因为自身合规软实力的增强,给企业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带来了更多的创新、进步和发展新优势。

合规建设是可以助力破解难题,激发企业的长久活力

比如员工老龄化、技术岗缺人、外部人才少、流动性大,比如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传统销售渠道变窄、容易陷入价格战泥潭等等,在“秩序公平、放心消费、保障品质”已经成为市场供需双方共同追求目标的今天,强化合规建设,坚守合规底线,已成为现代企业得以生存和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当合规成为企业战略的基石和经营的前提及底线时,比如原料的成本与风险管控、人工的成本与风险管控、物流的成本与风险管控等,许多发展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与此同时,随着合规建设营造出的更加通畅、高效、公平的内外部工作环境,企业的内生动力和竞争活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地释放和加强



强化合规建设

企业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为构建企业和行业核心竞争力,谋求更好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虽然“有效的合规建设是一种竞争优势”,虽然“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虽然“坚守合规底线,企业才能在合规跑道上屹立不倒”……但是,从“要我合规”转变到“我要合规”不可能一蹴而就,强化合规管理体系也需要通过转变认识、建设提升、巩固完善等阶段逐步实现。为更好地强化合规、少走弯路,我们也整理了一些合规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规建设除了企业自身,还要兼顾供销两端

以3月15日晚会披露“土坑酸菜”后,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紧急“割席”,但有些企业仍因为供应链管理缺位而遭遇口碑受损、业务下滑为例,企业的运营不能独立存在,所以企业的合规建设也不能只关注自身,要将合规管理延伸到客户、供应商、承包商、销售商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商业伙伴,通过尽职调查、资质审核、履约把控、后评估、合规承诺等方式,加强对商业伙伴诚信合规情况的监督审查,从而实现影响企业生态圈、产业链的合规。

仅有合规制度不行,关键是把合规化为职业的自觉习惯

不论是普通员工、管理者还是合作商家,每一个生产参与者都有可能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具体操作中抱存侥幸心理;甚至是企业负责人,在特殊的条件环境下,有时也会罔顾规定,以身“示”错,给员工造成错误示范,形成不良影响。所以,合规建设绝不能弄成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制度条款,而应以务实的态度,重视合规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摒弃一些习以为常的不良管理模式,建立建全全流程合规体系,将合规管理嵌入到业务流程中,把合规文化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习惯

合规不能吹毛求疵,更不能成为工作的束缚

强化合规建设是规避风险、提升效率、激发工作主动性、提升工作执行力、释放工作正能量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升级,其目的是为了激活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管机制”,以便更好地为一线提供服务、实现更高效的工作配合、助力企业更健康的发展。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僵化的错把合规变成吹毛求疵、颐指气使的工具或理由,甚至因此而造成资源虚耗、效率降低、上下相怨等,显然就掉进了“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逻辑怪圈,是绝对不可取的!要在合规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上进行探索。

强化合规建设的同时,企业应建立必要的补救机制

虽然强化合规建设会让所有人都有清晰的职责定位,会最大程度的避免企业内部或外部因利益关系而蒙蔽安全风险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就不会发生任何违法违规事件;从理论上说,即使再严密的制度体系也有发生风险事件的时候,这就要求一旦有违法违规事件发生,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查清问题的过程、原因以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并启动预案进行有效的应对和补救,以达到平稳处理,控制风险之目的。这样的应急补救机制,虽然可能长期用不上,但对企业的合规建设来说也尤其重要



强化合规建设,创造长远价值


合规是一种氛围,需要每个人用心感受;合规是一种立场,需要每个人持之以恒;合规是一种习惯,需要在工作的点滴中体现风采。

所谓强化合规建设,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在原来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自律规章等法规秩序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符合法律和市场要求的规范升级与行动落实,并形成完备、可持续的合规作业环境与习惯,从而达到进一步长效杜绝生产经营风险隐患的目标。它不但可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遮风避雨、保驾护航,可以推动企业向规范化、精细化和效能型、学习型、创新型换挡升级,作为企业保持良性发展必须建立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管理体系,强化合规建设还可以从软实力方面增强企业的合规竞争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和保持领先地位的持续赋能!

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铁的纪律,企业的战斗力离不开合规建设。作为构建企业和行业核心竞争力,谋求更好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适应新常态,把握新要求,强化合规建设,将筑牢我们的健康发展之基,助力我们更好地开创豆制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创造长远价值。


摘自:2022年4月《中国豆制品产业》杂志

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版权均属中国豆制品网所有,如要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并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豆制品网”。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豆制品网”或已注明“综合自:XXX”的图文信息,均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联系方式_邮箱:china_sbpa@126.com  电话:010-68538677


 

相关分类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    电话:63313712
邮  编:100036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103    E-mail:china_sbpa@126.com
电  话:010-68538677  68510211  53347336    传  真:010-68538677
版权所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11010801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190号